語音播報
利用現有光纜構建量子互聯網(藝術圖),。圖片來源:英國《新科學家》網站
一項實驗表明,,量子隱形傳態(tài)與經典通信信號可在同一根光纜中共存。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人員通過普通光纜,,成功將量子態(tài)隱形傳輸了30公里,。這為量子通信與現有互聯網光纜相結合帶來了新的可能,大大簡化了分布式量子傳感或計算應用所需的基礎設施,。相關論文發(fā)表于最新一期《光學》雜志,。
量子隱形傳態(tài)僅受光速限制,能讓通信實現幾乎瞬時傳輸,。該過程利用量子糾纏技術,,即兩個粒子無論相隔多遠,無需物理傳輸即可交換信息,。
在光通信中,,所有信號都被轉換為光。經典通信的傳統(tǒng)信號通常由數百萬個光粒子組成,,量子信息則使用單個光子,。
傳統(tǒng)觀念認為,單個光子會“淹沒”在攜帶經典通信的數百萬個光粒子的光纜中,。這就像是一輛單薄的自行車,,在滿是疾馳的重型卡車的狹窄隧道中艱難穿行一樣,。
然而,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方法,,能幫助脆弱的光子避開繁忙的“交通”,。在深入研究光如何在光纜中散射后,研究人員發(fā)現了一個不太擁擠的光波長來放置光子,。然后,,他們添加了特殊濾波器,以減少來自常規(guī)互聯網流量的噪聲,。
為了測試這種新方法,,研究人員設置了一條30公里長的光纜,兩端各有一個光子,。然后,,他們同時通過這條光纜發(fā)送量子信息和常規(guī)互聯網流量。最后,,他們在執(zhí)行隱形傳態(tài)協(xié)議時,,測量了接收端量子信息的質量。結果顯示,,即使在互聯網流量繁忙時,,量子信息也能成功傳輸。
研究表明,,量子隱形傳態(tài)能夠在地理上相距遙遠的節(jié)點之間提供安全的量子連接,,下一代量子網絡和傳統(tǒng)網絡可以共享同一根光纖。
接下來,,研究人員打算擴展實驗距離,,并計劃使用兩對糾纏光子來演示糾纏交換,這是實現分布式量子應用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