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環(huán)太平洋火山帶相關礦藏中的黃金源自地球地幔,,并通過巖漿輸送到地表,。但黃金究竟是如何被帶到地表的,,一直眾說紛紜,。據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報道,包括美國密歇根大學在內的國際團隊發(fā)現了一種新的金-三硫化物絡合物,,這有助于理解金礦床的形成機制,。
與火山活動密切相關的金礦床,通常形成在所謂的俯沖帶區(qū)域,。俯沖帶是大陸板塊俯沖到周圍大陸板塊下方的特殊地帶。在這些板塊之間的縫隙中,,來自地球深部的巖漿有機會沖破地殼,,上升到地表。環(huán)太平洋地區(qū)分布著眾多的活火山,。這些活火山無一例外地都位于俯沖帶上,。這些導致火山爆發(fā)的地質環(huán)境,同時也孕育了豐富的金礦床,。
團隊利用熱力學模型揭示了黃金在從地幔上升到地表的巖漿中富集的具體條件,。黃金在地幔中(特別是位于俯沖帶上方區(qū)域)是相當穩(wěn)定的。
然而,,當來自俯沖板塊的含有三硫化物離子的流體,,在特定條件下被注入到地幔中時,黃金就會與三硫化物結合,,形成金-三硫化物絡合物,。這種絡合物在巖漿中具有極高的流動性,,使得黃金得以從地幔中被“提取”出來,并最終隨著巖漿一起上升到地表,。
這些研究成果可能對未來礦產勘探產生積極影響,。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